<tr id="de8nf"></tr>
    <table id="de8nf"></table>
  • <object id="de8nf"><strong id="de8nf"></strong></object>
  • <acronym id="de8nf"></acronym>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常見問題解答

    常見問題解答


    什么是脂肪?

    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室溫下呈固態的甘油三酯通常稱為脂肪,而液態的甘油三酯稱為油。脂肪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它為身體提供能量,同時也是必需脂肪酸的來源。目前的飲食建議是脂肪不應超過人體能量需求的30%。就能量值而言,一克脂肪產生9卡的能量,而淀粉和蛋白質的能量為6/克。

    什么是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是那些只有單一碳-碳鍵(C-C)的脂肪酸。這些脂肪酸非常穩定。常見的飽和脂肪酸有棕櫚酸(C16:0)、硬脂酸(C18:0)等。不飽和脂肪酸含有碳-碳雙鍵(C=C)。當碳鏈中只有一個雙鍵時,脂肪酸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油酸(C18:1)。當有一個以上的雙鍵時,脂肪酸稱為多不飽和,例如亞油酸(C18:2)和亞麻酸(C18:3)。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穩定性如何?

    一般來說,脂肪酸越不飽和,就越不穩定。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反應也取決于雙鍵的位置。如果是共軛雙鍵,化學活性會大大提高。

    脂肪酸碳鏈的長度如何影響油脂的熔點?

    脂肪酸的熔點高低取決于如下因素:-

    i.         碳鏈長度。短鏈飽和脂肪酸的熔點比長鏈飽和脂肪酸低。

    ii.       脂肪酸飽和度。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比飽和脂肪酸低。

    iii.      順式/反式脂肪酸異構體。順式脂肪酸的熔點比反式脂肪酸低。

    因此, 當脂肪酸構成甘油三酯的一部分時,這種特性就得到了反映。飽和程度越高的油或脂肪不一定具有較高的熔點。例如,飽和度約為87%但含有高比例短鏈脂肪酸的椰子油的熔點范圍為24℃–26℃,而飽和度約為49%的棕櫚油的熔點范圍為31℃–38℃。

    什么是順式/反式脂肪酸?

    順式和反式描述了不飽和脂肪酸雙鍵中連接在碳原子上的氫原子的構型。在順式結構中,這些氫原子位于含有碳-碳雙鍵的平面的同一側。大多數天然脂肪酸是順式異構體,但少量反式脂肪酸確實存在于反芻動物脂肪和乳制品中。然而,部分氫化會導致反式脂肪酸的形成。

    什么是脫臭?

    除臭是一種高溫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從脂肪或油中去除產生不良風味和氣味的微量成分。這一過程在2-5毫巴的真空下,在大約240-260℃的溫度下通過蒸汽去除這些揮發性成分。

    什么是脫色?

    脫色是指通過去除產生顏色的物質(即色素)來降低油的顏色的過程。脫色是精煉過程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色素被一種叫做白土的吸附材料所吸附。通常,白土并不能去除所有的色素,其中大部分實際上是在除臭過程中通過熱破壞去除的。

    什么是氫化?

    為了將液體油轉化成具有不同稠度、熔點和質地的產品,氫化是最常用的方式。氫化是一個減少雙鍵數目,同時促進殘留脂肪酸異構化的催化過程,將含有不飽和甘油三酯的液體油轉化為含有較高比例飽和甘油三酯的高熔點油脂。這個復雜體系由三相組成:液態油、氣態氫和固體催化劑(最廣泛使用的是鎳)。隨著氫化反應的進行,油脂的熔點逐漸升高。在完全氫化時,雙鍵被完全消除,產物在室溫下是硬脆固體。

    總加氫速率取決于所涉及反應物的質量,要加氫的油的精煉程度,催化劑的活性、濃度和性質,氫壓力,反應溫度,攪拌等因素。

    什么是分提?

    分提是用來分離低熔點甘油三酯和高熔點甘油三酯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基于不同甘油三酯熔點的差異,并涉及有助于分離固體和液體的結晶過程。分提分為干法分提、濕法分提(表面活性劑法)和溶劑分提。這三個過程都涉及到溫度的逐漸降低以誘導結晶,從而將高熔點甘油三酯與低熔點甘油三酯分離。

    干法分餾是通過逐漸冷卻預熱的油來實現固體和液體分離的過程。預熱(約70°C)以破壞油脂中所有晶體。使用冷卻水在結晶器的夾套或冷卻線圈中循環并攪拌使油脂逐漸冷卻,結晶就在此過程中的形成和生長。當油脂達到設定溫度時,冷卻停止,然后過濾以分離固體脂和液體油。

    濕法分提過程中,硬脂的結晶在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和電解液(硫酸鎂)的輔助下進行和分離。電解液有助于混合過程中形成的油滴團聚。表面活性劑有助于分提,因為它潤濕硬脂晶體,并取代和阻塞夾帶的液油。通過離心分離,可以將低密度的油酸從高密度的硬脂表面活性劑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油脂中的洗滌劑痕跡可以通過洗滌去除。含有大部分洗滌劑的較重脂肪酸鹽相被加熱以熔化脂肪酸鹽,然后被送到第二臺離心機,在那里脂肪酸鹽與洗滌劑分離。從硬脂中分離出來的洗滌劑可以循環使用。

    溶劑分提是從溶解在合適溶劑中的甘油三酯混合物中結晶并分離出硬脂、液油的過程??稍诓煌瑴囟认逻x擇性地結晶,然后將其分離并除去溶劑。常用的兩種溶劑是正己烷和丙酮。冷卻是通過冷卻水完成的,如果需要非常低的溫度,則使用鹽水。通過過濾過程分離出液油和硬脂。

    什么是酯交換?

    酯交換本質上是甘油三酯分子上的脂肪酸的重排或重新分配附著在甘油部分的一個過程。重新排列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指定的,這取決于處理條件。所涉及的反應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i.         酸解-脂肪酸酯與酸的反應-通常是脂肪酸

    ii.       醇解-脂肪和酒精的反應

    iii.      酯交換-脂肪酸從一種酯交換到另一種酯

    在催化劑存在下,酯交換可以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最常用的催化劑是甲基化鈉和乙酸鈉,其次是金屬鈉、鈉/鉀合金以及鈉和鉀的氫氧化物和甘油。

    棕櫚油來源于棕櫚果的果肉,而棕櫚仁油則來源于棕櫚果的果仁。這兩種油的理化性質有什么不同嗎?

    是的,它們的理化性質有很大的不同。油脂主要由甘油三酯和少量或微量的非甘油三酯成分組成?;瘜W成分的不同也反映了物理性質的不同。兩種機油的區別如下:

    棕櫚油

    棕櫚仁油

    化學性質

    棕櫚油脂肪酸組成主要是棕櫚酸(C16:0,43.7%),硬脂酸(C18:0,4.4%),油酸(C18:1,39.9%),亞油酸(C18:2 ,10.3%)。

    棕櫚仁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椰子油非常相似。其中鏈脂肪酸如月桂酸(C12:0,48%)和肉豆蔻酸(C14:0,16%)含量較高。

    微量成分

    類胡蘿卜素含量:500-700 ppm

    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600-1000 ppm

    類胡蘿卜素含量:500-700 ppm

    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生育酚水平與棕櫚油相近,但只有少量生育三烯酚

    膽固醇

    平均含量: 18 ppm

    和其他植物油一樣,棕櫚油中膽固醇含量非常低。在精煉棕櫚油中含量更低。

    平均含量: 17 ppm

    物理性質

    棕櫚油可以通過物理過程分提出各種不同熔點的棕櫚油產品,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在常溫下,棕櫚仁油是一種快速融化的油脂,非常適合糖果和類似用途。棕仁硬脂的物理性質與可可脂非常相似,是最好的代可可脂(CBS)。

    棕櫚油及其相關產品的脂肪酸組成是什么?

    下表給出了目前市場上各種棕櫚油產品的典型脂肪酸組成:

    脂肪酸

    名稱

    毛棕櫚油

    毛棕櫚液油

    棕櫚超級液油

    毛棕櫚硬脂

    C12:0

    月桂酸

    0.1

    0.3

    0.4

    0.25

    C14:0

    豆蔻酸

    1.0

    1.0

    1.1

    1.45

    C16:0

    棕櫚酸

    43.7

    39.8

    31.5

    62.2

    C16:1

    棕櫚一烯酸

    0.1

    0.2

    0.07

    C18:0

    硬脂酸

    4.4

    4.4

    3.2

    5.0

    C18:1

    油酸

    39.9

    42.4

    49.2

    24.8

    C18:2

    亞油酸

    10.3

    11.2

    13.7

    5.9

    C18:3

    亞麻酸

    0.4

    0.3

    0.3

    C20:0

    花生酸

    0.3

    0.4

    0.4

    0.45

    如何確保毛棕櫚油的游離脂肪酸盡可能低?

    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要求和控制點:

    i.         盡量避免棕櫚果在收獲、運輸和裝卸過程中的擦傷。

    ii.       盡可能縮短棕櫚果從收獲到殺菌滅活的時間間隔

    iii.      加工過程必須確保棕櫚果或提取的油不會冷卻并避免接觸到可能導致油脂分解的設備或材料。

    什么是棕櫚超級液油?

    棕櫚油經分提產生液油和硬脂兩部分。進一步分提液油組分可得到超級液油和棕櫚中間分提物(PMF)。超級液油具有高碘值(IV),因此具有較低的熔點和濁點。

    目前,超級液油還沒有國際標準。因此,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標準。

    馬來西亞棕櫚超級液油是根據PORAM標準進行交易的,具體如下:-

    游離脂肪酸(FFA):≤0.1%

    水分和雜質(M+I):≤0.1%

    碘值(IV):≥60分鐘

    熔點(SMP):≤19°

    顏色(5.25 Lovibond,紅色):≤3紅色

    有哪些加工工藝可以將棕櫚油加工成出口的食用油?

    馬來西亞的毛棕櫚油(CPO)通常通過物理方法精煉、脫色和脫臭,得到精煉脫色脫臭棕櫚油(RBD-PO)。還有少部分通過化學方法中和(用氫氧化鈉溶液),然后脫色和脫臭,得到中和脫色脫臭棕櫚油(NBD-PO),可以用于某些特殊用途。

    物理精煉過程產生的副產品——棕櫚脂肪酸餾出物(PFAD),其游離脂肪酸(FFA)含量高;化學精煉過程產生的副產品棕櫚酸油(PAO)的酸價略低于PFAD。

    棕櫚油是一種中等熔點(33-39°C)的軟塑性油脂。為了擴大其使用范圍,通過物理方法對棕櫚油進行分提,得到液體部分(熔點≤24℃)稱為液油,更硬的部分(熔點≥44℃)稱為硬脂。

    液油再次分提,得到在更低溫度下保持液態的超級液油。(熔點≤19℃)。該工藝還生產出另一種產品——棕櫚中間分提物(PMF),可用于生產類可可脂(CBE)。

    醫學雜志《柳葉刀》最近的一篇報道證實,經常攝入大量維生素E可以預防心臟病。世界上有足夠的維生素E來滿足潛在的需求嗎?

    目前,心臟病仍然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尤其是在西方國家),而且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即使在發展中國家,心臟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并逐漸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劍橋大學的一個醫學科研小組研究了維生素E補充劑對2000名心臟病患者健康的影響。他們發現,每天攝入超過400 IU的高劑量維生素E可使心臟病第二次發作的風險降低75%。

    目前,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是大豆精煉脫臭餾出物,而油棕是目前最大的潛在來源。毛棕櫚油中含有0.08%的維生素E(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棕櫚脂肪酸餾出物(PFAD)含有0.4%,棕櫚葉含有0.5%(干基)。由此可以計算出,馬來西亞理論上可生產的維生素E量如下:

    年份

    來源于油棕葉 (Tonnes)

    來源于棕櫚脂肪酸餾出物(Tonnes)

    1985

    23,700

    562

    1990

    28,000

    870

    2000

    46,000

    1370

    油棕葉和棕櫚脂肪酸餾出物中的維生素E如果被充分開發利用,將足以滿足全世界人口的日常需要。

    如何去除毛棕櫚油的異味,改善外觀,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通過精煉可以去除毛棕櫚油的異味,改善外觀。在馬來西亞棕櫚油的物理精煉過程中,首先用活性白土對棕櫚油進行脫色,然后在高真空下水蒸氣脫臭。這一過程去除游離脂肪酸和含氣味化合物,并進一步脫色油到淡黃色或白色。

    白土吸附是最常用的棕櫚油顏色脫除方法。油脂脫色有什么新進展嗎?

    活性白土在油脂加工中的應用有著悠久而成功的歷史。

    白土的質量一直逐步穩定地提高,因此,在質量好的棕櫚油中,添加約1%的量,顏色就能達到限定的指標(5.25 Lovibond,紅色 ≤3)。

    但是,白土的性能不能僅僅從顏色的角度來評估,白土還能去除磷脂和微量金屬,這對于最大程度確保棕櫚油的氧化穩定性和防止風味惡化也非常重要。

    現在,新材料正在挑戰漂白土的地位,例如二氧化硅水凝膠,當它被用來部分代替白土時,會保持同樣的脫色效果,并能更好地去除磷脂。因此,0.3%水凝膠加0.6%白土比單獨使用1.3%白土對微量金屬和膠質的去除效果更好。

    什么是植物酥油?棕櫚油可以用在植物酥油配方中嗎?

    植物酥油是由棉籽油、大豆油、棕櫚油、米糠油、玉米油等食用植物油均勻混合而成,經精煉去除雜質和顏色,脫臭去除油中的異味,氫化形成營養的純食用油脂。

    植物酥油只允許使用植物油。

    植物酥油是一種烹飪油脂,最初是作為傳統黃油的替代品。植物酥油為半固態,在室溫下具有粗顆粒結構,晶體大小為1-2 mm,但通常要求熔點為37-39℃。對家庭主婦來說,植物酥油具有明顯的優勢。用植物酥油烹調的食物沒有食用油特有的氣味。它有更長的保質期。一些日常使用的甜食和糖果需要硬脂,只能用植物酥油,不能用液體油或酥油。最初,植物酥油是由氫化植物油制成的,但氫化是一個相當昂貴的過程,而且產生不受歡迎的反式脂肪酸。

    棕櫚油的物理特性與植物酥油相似,例如熔點約為36℃,在室溫下呈半固態稠度,雖然它不能自然形成所需的顆粒外觀,但可以通過酯交換來改善。

    PORIM對棕櫚油及其制品(特別是棕櫚硬脂)與多種其他植物油的酯交換混合物配方進行了測試,結果良好。所有測試樣品在熔融特性和物理外觀(包括造粒和相分離)方面與傳統氫化植物酥油類似,但最重要的是,它們不含反式脂肪酸。

    油脂密度測定中出現變化和不準確的原因是什么?

    其主要原因是儲油不均、溫度計校準等實驗誤差。

    即使在建議的儲存溫度下,單獨加熱可能不足以確保樣品完全均勻和具有代表性,特別是在大型儲油罐中。這必然導致密度測定的不準確。

    攪拌器或攪拌器與加熱結合使用有助于產生更均勻的液體和溫度。注意不要讓油冷卻到建議的儲存溫度以下,這樣加熱就不能產生均勻的液體。

    市場上食用油中常見的主要脂肪酸種類有哪些?

    市場上食用油中最常見的脂肪酸是棕櫚酸、硬脂酸、油酸和亞油酸。根據油的不同,各種脂肪酸含量也有較大差異,馬來西亞棕櫚油脂肪酸組成具體如下:

    脂肪酸

    %

    豆蔻酸

    0.7 – 1.0

    棕櫚酸

    36.7 – 39.4

    硬脂酸

    3.6 – 4.4

    油酸

    43.6 – 45.3

    亞油酸

    10.8 – 12.1

    什么是無反式脂肪酸產品?為什么它們更健康?

    通常,食品中不含顯著水平的反式脂肪酸被稱為無反式脂肪酸。它們的配方中沒有使用氫化油或動物脂肪,因為氫化油或動物脂肪總是含有一些反式脂肪酸。

    一些營養學研究表明,飲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有不利影響,例如,它們被證明可以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并提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因此會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率產生不利影響。這些變化增加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還會增加脂蛋白Lp@的水平,脂蛋白Lp@是心臟病的一個獨立而強大的危險因素。其他幾項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干擾脂肪代謝,降低人體自身清除致癌物、藥物和其他毒素的能力。因此,許多產品使用棕櫚油作為無反式脂肪酸的天然原料就不足為奇了。

    什么是脂類?

    脂類一詞包括多種化學物質。除甘油三酯外,脂類還包括單甘酯和甘油二酯、磷脂、腦苷、固醇、萜類、脂肪醇、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等物質。

    什么是植物油?

    植物油是那些從植物中提取的油。像棕櫚油、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椰子油都是植物油。

    脂肪酸是如何分類的?

    天然存在于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按其飽和程度進行分類:

    飽和脂肪酸:只含有單一碳碳單鍵的脂肪酸稱為飽和脂肪酸,在化學上反應活性最小。飽和脂肪酸的熔點隨碳鏈延長而增大。癸酸及更長碳鏈的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是固體。

    不飽和脂肪酸:含有一個或多個碳碳雙鍵的脂肪酸稱為不飽和脂肪酸。當脂肪酸含有一個雙鍵時,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單烯酸。如果它包含一個以上的雙鍵,稱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多烯酸。

    什么是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雙鍵。最常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亞油酸(c18:2)和亞麻酸(C18:3)。玉米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是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棕櫚油含有約10%的亞油酸和約0.5%的亞麻酸。

    棕櫚油和棕櫚仁油有什么區別?

    棕櫚油來自于棕櫚果實的中果皮,而棕櫚仁油來自于果實的果仁。這兩種油在脂肪酸組成方面的化學特性不同?;瘜W成分的不同也反映了物理性質的不同。這兩種油在化學成分上的主要區別如下:

    棕櫚油

    棕櫚仁油

    主要由43.7%軟脂酸(C16:0 ),4.4%硬脂酸(C18:0) ,39.9%油酸(C18:1) ,10.3%亞油酸(C18:2)組成

    主要由48%月桂酸(C12:0),16%肉豆蔻酸(C14:0 )組成

    棕櫚油和椰子油有什么不同?

    棕櫚油由大約44%棕櫚酸(C16: 0)、40%油酸(C18: 1)10%亞油酸(C18: 2)組成。因此,棕櫚油是一種脂肪酸平衡的油,因為它含有大致相等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椰子油包含大約87%的飽和脂肪酸,包括44.6%月桂酸(C12: 0)、16.8%肉豆蔻酸(C14:0)、8.2%棕櫚酸(C16: 0), 7.5%辛酸(C8: 0)、6.0%癸酸(C10: 0)。椰子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包括5.8%油酸(C18: 1)1.8%亞油酸(C18: 2)。

    棕櫚酸是棕櫚油中主要的脂肪酸,雖然它是一種飽和脂肪酸,但它被發現比短鏈飽和脂肪酸的更不容易患高膽固醇血癥。

    毛棕櫚油中有哪些微量成分?

    毛棕櫚油中的微量成分有類胡蘿卜素、生育酚、甾醇、磷脂、三萜和脂肪醇。雖然這些微量成分占棕櫚油組成不到1%,但它們不僅可以提高棕櫚油的營養價值,還對棕櫚油的穩定性和可精煉性起著重要作用。

    類胡蘿卜素

    毛棕櫚油含有500-700ppm的類胡蘿卜素,主要是a-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類胡蘿卜素通常在精煉過程的脫臭階段被熱破壞。然而,它們的存在對容易被氧化的甘油三酯提供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毛棕櫚油含有600-1000ppm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而精煉棕櫚油中的含量略低。棕櫚油中主要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是a-生育酚和r-生育三烯酚。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都是是抗氧化劑,能對油脂提供天然的抗氧化保護。

    甾醇

    毛棕櫚油中的甾醇以谷甾醇(218-370ppm)、菜油甾醇(90-151 ppm)、豆甾醇(44-66 ppm)、膽固醇(7-13 ppm)和其他形式存在(2-18 ppm)。經過精煉,它們的水平分別減少到68- 114ppm, 26- 30ppm, 12- 23ppm2ppm。必須強調的是,毛棕櫚油和精煉棕櫚油的膽固醇含量都低于大多數植物油。

    磷脂和三萜醇

    這些成分在毛棕櫚油中含量極低。磷脂的主要形式是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甘油。三萜醇以環丁醇、β-香樹素、環丁醇和2,4-亞甲基環丁醇的形式存在。

    棕櫚鮮果串的加工有哪些步驟?

    棕櫚鮮果串的加工的主要階段是:

    i.                     滅菌滅活

    果串用大約140攝氏度的蒸汽滅活75-90分鐘。其主要目的是使分解油脂為游離脂肪酸的水解酶失活; 把果實從果串中分離下來;凝結粘液,使粘液凝固,以促進油細胞的破碎和油脂的回收; 并對果仁進行預處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果仁破損。

    ii.                   剝離果實

    果實在一個旋轉滾筒剝皮機中被剝皮并從果束中分離出來。經過剝離器的時候,通過舉起或放下果串的過程,果實就從果串中被剝離出來。分離出來的果實通過剝離器上的條帶之間的空隙落下,被一個傳送帶收集起來,然后送入蒸煮器。

    iii.                  消化

    消化包括在蒸汽加熱條件下將果肉搗碎。蒸煮器是一個垂直的圓柱形容器,裝有一個旋轉的軸,攜帶若干攪拌臂。攪拌臂的作用使中果皮的含油細胞破裂,形成消化的糊狀物。

    iv.                  油脂提取

    雙螺桿壓榨機通常用于從消化漿液中擠出油脂??杉尤霟崴栽鰪娪偷牧鲃?,并將毛油漿收集在毛油儲罐中進行凈化。纖維和果仁被輸送到脫果皮機進行分離。

    v.                   澄清和凈化

    來自螺旋壓榨機的毛棕櫚油混合物由不同比例的毛油(35-45%)、水(45-55%)、纖維材料和其他固體組成?;旌衔锉槐萌胍粋€連續澄清槽。油溫保持在90℃左右,以加強油的分離。油被不斷地從罐的頂部撇去,而更密集的雜質沉淀在罐的底部。油要經過高速離心機和真空干燥器,使其含水率降到0.1%以下,然后才被送往儲罐。

    DOBI指的是什么?

    脫色能力指數(DOBI)446 nm處吸光度值與269 nm處吸光度值之比。從棕櫚油中仍然存在的胡蘿卜素的量和二次氧化產物的量可以看出棕櫚油的可脫色性。一個好的容易脫色的毛棕櫚油的DOBI4,而平均質量的毛棕櫚油的DOBI2.5~3。

    什么是油脂的脫膠?

    油脂中的的膠質主要是磷脂、樹膠等雜質。它們在加工過程中通過各種處理(統稱為脫膠)去除。處理通常將磷酸和多元有機酸單獨或聯合使用進行水解,然后離心沉淀物質或通過白土或過濾器吸附沉淀物質。

    什么是棕仁粕?

    在棕櫚果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棕櫚仁含有約50%的油,可通過兩種方法進行提取,即機械壓榨法和溶劑提取法。棕仁粕是油脂提取過程中的副產品。該產品主要用作動物飼料的配料。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因此通常用于反芻動物如牛的飼料中。棕仁粕也是植酸鈣的良好來源,制酸鈣是植酸和肌醇的前體。PORIM已申請了植酸提取工藝的專利,并與當地企業密切合作,進一步開發這一新領域。

    精煉的目的是什么?

    精煉過程的目的是降低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并去除毛油中的其他雜質,如磷脂、蛋白質和粘液物質。這個工藝通常是應用于植物油。最常見的精煉方法是用堿溶液處理油脂,即化學精煉。在堿的作用下游離脂肪酸轉化為水溶性皂。磷脂、蛋白質和粘液物質溶于油中,并且在與苛性堿或其他精煉溶液水合時容易分離。另一方面,磷脂含量較低的油,如棕櫚油和椰子油,可以經過物理精煉,即利用汽提蒸汽蒸餾出更易揮發的雜質。

    什么是酸性油?

    在堿煉過程中,游離脂肪酸被堿(氫氧化鈉)中和,形成皂液。將含有一定量乳化中性油的皂液分離,用濃硫酸酸化,得到以脂肪酸為主的油脂。酸性油在用于洗衣皂和洗衣粉之前需要進一步精煉或凈化。

    在油脂中添加檸檬酸的目的是什么?

    檸檬酸被添加到油脂中以改善其氧化性能。檸檬酸作為螯合劑,使銅、鐵等親氧化金屬的催化活性失活。

    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向棕櫚油產品中添加檸檬酸和其他抗氧化劑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檸檬酸和其他抗氧化劑最好在脫臭后的冷卻階段即120℃或更低的溫度下在線添加。通過在生產線上加入靜態混合器,確??寡趸瘎┰谟椭型耆稚⒑腿芙?。檸檬酸是酸性的,因此,如果混合不當,局部濃度的積累可能會對罐涂層或低碳鋼罐壁有害。

    分提過程中的術語“壓濾”是什么意思?

    有時在分提過程中使用“壓濾”的方式將少量液體油從大量固體脂肪中分離出來。該工藝通過液壓從固體脂肪中擠壓、過濾液體油。這一工藝上被用于從棕櫚仁油和椰子油等脂肪中生產硬脂。

    冬化是什么?

    冬化是將少量高熔點的甘油三酯結晶通過過濾從食用油中去除的過程,以避免油脂在冷藏溫度下液體部分渾濁。最初這種處理方法被應用于棉籽油,使其避免受冬季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有“冬化”一詞?,F在,冷凍使用的技術和實踐已經擴展到其他植物油。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_97高清无码视频_欧美.日韩.日本国产视频_向日葵视频变态app

    <tr id="de8nf"></tr>
    <table id="de8nf"></table>
  • <object id="de8nf"><strong id="de8nf"></strong></object>
  • <acronym id="de8nf"></acronym>